神舟十二号重返地球:“天地大搜救”
神舟十二号重返地球
“天地大搜救”
万里戈壁之上,刚刚着陆不久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抢眼。百米之外,5架直升机刚刚停稳,身着橘黄色衣服的空中分队搜救队员箭步冲锋,奔向返回舱。
空中螺旋桨轰鸣,地上车轮卷尘扬。听到对讲机里传来返回舱的落点位置通报,地面分队三路“猛士”车队全速驶向返回舱落点。
——这是神舟十二号重返地球后地面大搜救的一个缩影。
9月17日,中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第一次返回,在太空出差长达3个月的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终于回家了。在大漠深处的东风着陆场,就是他们回到地球家园的第一站。
东风接你们回家
9月17日上午10时许,伴着螺旋桨旋转发出的骤响,5架直升机盘旋起飞,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地面分队人员出发了,卷起的尘土飞扬在戈壁公路上。
戈壁各个点位,警卫人员挺立,搜救回收支援人员检查装具严阵以待。
大家都在等待着一个目标——在太空工作生活了90天的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这是第一艘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载人飞船,是我国载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执行的第一次飞船返回和航天员搜救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说,为了迎接3名在轨长期驻留的航天员安全回家,着陆场区指挥部把近5万平方公里的着陆区域拆分,在着陆核心区、着陆区、大范围偏差区分别部署了专业力量、地方紧急动员力量和应急力量三位一体的常急兼备搜救力量体系。确保不论飞船着陆于何处,都可以以最快速度、在最短时间搜索发现返回舱,完成航天员救援任务。
11时左右,3支地面搜索分队、1支机动搜索分队和1支搜索回收支援分队已抵达预定地域。
空中,已进入搜索状态的飞机已到达指定空域。地面测控系统不间断运转,陆、空搜救分队协同配合,组成远近结合、高低互补的无缝搜索回收体系,对返回舱的返回姿态与位置进行实时监控。
12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报,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制动开始。
“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神舟十二号飞船即将返回地球。
“返回舱出黑障。”对讲机里再次传来消息。飞船正沿着预定轨道,向东风着陆场飞奔而来。
最早捕获返回舱踪迹的,是被称为黑障“鹰眼”的雷达操作手胡长青,他说,“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的飞行速度,达到每秒七八千米,要想及时准确捕获目标,必须稳、准、快。”
接到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搜索回收跟踪测量任务后,胡长青带领队员们提前3个月转战到荒无人烟的沙漠腹地,在没有生活保障的艰苦环境里,练就了精准捕获的“鹰眼”。
“现在通报第三次预报落点。”有了更明确的搜索区域,直升机适时调整待命位置,地面分队一组迅速向预报落点机动。
翻过一座沙丘,再下一个陡坡,“猛士”车队朝预定着陆区奔驰。尘土的气息从车窗外弥漫到车厢内,透过模糊的后窗玻璃,只见戈壁滩上留下一片或深或浅的车辙印。
这条颠簸不平的路,甚至不能称之为“路”,它是一条无人行走的戈壁盲路,是中国的搜救队员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新路。距离落点越来越近,队员们也随着越野车剧烈颠簸,心跳加速。
“弹伞舱盖,开伞。”
空中,神舟十二号飞船红白相间的降落伞缓缓打开,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一道滑落天际的彩虹。
测控设备跟踪结束后,通报第四次预报落点,东风中心从北京中心接过指挥权,指挥员颜飞下达后续指令。
“反推发动机点火。”
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开始着陆。
“砰——”
返回舱安全落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巨大的冲击力在瞬间激起阵阵尘土。
“神舟十二号报告,神舟十二号已安全着陆。”
持续的话音报告,让所有参试人员的心跟着落了地。
3名航天员太空出差90天,终于回到了地球母亲的怀抱。
首次执行航天员搜救任务
东风着陆场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地域辽阔,人烟稀少。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东风着陆场一直作为载人飞船气象备份着陆场。神舟十二号飞船搜索回收任务,是东风着陆场由备份变主场后,首次执行航天员搜救任务。
卞韩城说,为了以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方式迎接航天员凯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搜索回收分队早就织好了“天罗地网”,练就了“搜救神兵”。
“阿拉善,返回舱出现大范围偏差,请你指挥搜救分队就近前往搜索!”听到指令后,布阵在弹道返回着陆区的阿拉善民兵搜救力量,即刻往模拟落点区域奔袭。
这是9月14日着陆场全系统综合返回演练的惊险场景。
东风着陆场搜索区域达数万平方公里,有戈壁、沙漠、山地、盐碱地、梭梭林地、湿地、水域等七种典型地形地貌,难以搜索。如果遇上风、雨、雪、沙尘暴,会更困难。
“我们必须充分预想异常天气、异常地域、异常信息等极端情况,预案多想一层,航天员安全就多一分。”卞韩城说。
据他介绍,着陆场区指挥部预设了6大类32项极端情况,准备了7种搜救战法,构建了200多种应急预案,确保任务准备无死角。备战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段应急搜救任务期间,着陆场系统组织了9次动用直升机的搜救训练。返回段任务准备过程中,他们组织了两次直升机分队空中通信联调、两次空地协同搜救训练、4次全系统全流程综合演练。
这次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一艘飞船返回,是东风着陆场首次迎接第一批长期在轨驻留的航天员。卞韩城说,只有航天员安全返回、健康出舱,空间站工程后续任务才能顺利进行。
17年甘居幕后守护神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搜救队伍成立于1999年,主要承担航天器搜索回收和航天员搜索救援任务。成立后的17年,在11次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中,因历次任务均正常返回,他们一直担负备份任务,甘居幕后守护神舟。
“虽然载人航天搜救力量长期处于备战状态,但搜救队员们仍是爬沙山越风暴,练就过硬搜救本领。”卞韩城说。
寒冬,大漠,烈风飞沙,“猛士”车队疾速穿越无人区,驰向模拟“神舟”飞船返回舱落点;雪日,高原,坡陡坑深,10名机动搜救队员冒着严重缺氧的危险,踏上海拔4500米地域展开实装训练。
这是备份时期,东风着陆场航天搜救队员实战训练的场景。
2016年6月26日,绕地飞行13圈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并以其特有的轨迹给地球打了一个“蝴蝶结”。
也正是这一次,东风着陆场航天搜救队员第一次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进行搜索回收。年轻的搜救队员为了穿越这片“死亡之海”,爬沙山、下草甸,5次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沙漠。
在沙漠行车,如果发生事故,轻则翻车,重则亡人。
搜救回收分队队长杜运新告诉记者,为了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驾驶技术,驾驶员们先下5米的坡,再下10米的、20米的、30米的,最后下300米的坡,循序渐进,一步步克服心理恐惧,提高沙漠驾驶本领。从有人区驶入无人区,从渴望返回有人区到适应无人区,搜救队员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驻训生活。
至今他对那段日子记忆犹新:一次综合演练,沙漠里刮起了沙尘暴,没有帐篷,他们就拿停机坪的帆布往身上一裹,十几个人扎堆儿,就这样过了两天,身上都是汗水和沙子……
随着空间站阶段长期驻守、随时备份应急的需求,阿木古郎的四子王旗着陆场退出历史使命,东风着陆场经历几十年的酝酿,从备份到主场,终于站上历史舞台。
9月17日这天,地面分队到达预定地点后,迅速建立后送通道,并开展现场外围警戒。五星红旗随风招展。
“你们好,要开舱了,请注意一下!”在返回舱门口,开舱手冯毅对舱内的3名航天员说。
“好的。”聂海胜的声音从返回舱传来。
随着舱门缓缓推开,众人翘首以盼,3名航天员逐一出舱。
“欢迎回家!”这是冯毅代表国人对凯旋英雄的问候。
将航天员从舱门“搬运”到椅子上,随后生理数据采集、健康体检、生活护理依次进行。
与此同时,舱内状态确认、信标状态检查和回收主伞工作有序进行。返回舱平稳吊装至平板车上,等待转运至指定地点。
伴随着直升机的再次轰鸣,3名航天员踏上了回归家园的新航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通讯员 郑伟杰 王茄欢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相关文章
新闻快讯
X 关闭
资讯
X 关闭
新闻快讯
- 世界慢阻肺日 | 警惕“沉默的杀手”!它排四川单病种死因第二,“知名度”却很低!
- 四川昨日新增省内感染者208例、省外来(返)川感染者95例
- 四川新增三家检验检测类重点实验室0世界球精选
- 以三星堆神树为灵感 她耗时两年做出银花丝重器
- 外地的“熟面孔” 带着项目参加科博会3全球观热点
- 【天天新要闻】市州观察丨一杯“好茶”这样炼成,通江的绿茶获评“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
- 科博会丨第十届科博会“新”在哪?2聚看点
- 环球观察:协议投资总额122亿元,攀枝花集中推进5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 四川评定首批10家省级农业国贸基地
- 四川出台实施意见,加强质量基础科技创新3世界即时
- 探访全省公立医院唯一手腕科:医生在鼠尾血管上练习缝合技术
- “凉山3名民辅警抓捕毒贩途中牺牲”追踪:车辆坠入300多米高山崖,涉毒嫌疑人当晚被抓获0环球精选
- 天天快资讯丨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四川省动力电池创新联合体在宜宾三江新区揭牌
- 【世界热闻】四川首部线下消防主题剧本杀作品发布
- 组图|川西群峰“补妆”后更加雄伟
- 当前观察:冬日暖阳下青龙湖美景醉游人
- 最新快讯!广安市昨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例,涉及3地
- 四川昨日新增省内感染者190例、外省来(返)川感染者119例
- 遭遇夏季高温干旱 为何多地大豆创下高产?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数字化赋能基地投用0快报
- 巴中市巴州区解除临时社会面管控,主城区已连续3日无社会面新增
- 【独家焦点】市州观察|攀枝花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1.69万亩
- 四川出台新规:采砂河道修复将作为下年度采砂许可的重要依据
- 市民可在健康成都官微查询不同场所的核酸时限要求2世界微动态
- 今头条!祝贺!六家银行分获省金融大数据分析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团体奖
- 拼搏的时辰|辰时,这里有群赶早的税务人
- 焦点速看:近期,成都局部疫情主要关联大型农贸市场、茶楼、酒吧和货运场站
- 【天天报资讯】文体旅融合发展,“旅游马拉松”在古蔺县举办
- 四川启动首批高层次社工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 从事竹编60余载 他成为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当前视点
- 成都市举办多场青少年冰雪活动0环球观焦点
- 11月13日,巴中市新增本土3+8,活动轨迹公布1全球视讯
- 视觉四川 | “观天神器”现稻城 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完成系统集成
- 华西天府医院暂停发热门诊接诊工作1天天短讯
- 联合国糖尿病日丨它是四川上涨最迅速的单病种死因 专家这样建议
- 环球微动态丨成都疾控紧急提示:对照自查,尽快报备
- 世界热点!全明星周末活动落下帷幕 前NBA总冠军球员巴特尔跨界PK羽毛球众明星
- 重点聚焦!30名选手竞逐四川省殡葬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
- 9片“莲叶”横跨锦江 成都将添一座“莲桥”
- 四川-重庆象棋名手赛个人组比赛落幕2热讯
- 四川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藏羌彝走廊研究”学术研讨会
- C视频︱秋天色彩下的缤纷生活
- 【环球速看料】直击“火焰蓝” 川观拍客镜头下的“紧急救援”
- 市州观察丨护航重大项目落地落实,资阳建立“6543”工作机制
- 世界快报: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设备主体在川完工
- 郎利影任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李庆峰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
- 速看:四川昨日新增省内感染者75例,外省来(返)川感染者101例
- 阿坝州第五届美食烹饪技能大赛在小金县开幕4环球热闻
- 信息:第十届四川文学奖、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颁奖
- 最资讯丨第35届金鸡奖在厦门颁出 峨影出品《漫长的告白》获两项大奖
- 观热点:纳溪区委书记谭荣兵:打造国内知名文旅融合发展生态旅游目的地|专访新天府旅游名县书记
- 理县米亚罗红叶温泉冰雪季将于11月20日开启1全球今亮点
- 世界快看点丨2022“彩虹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川茶品牌创新设计对接会走进乐山
- 时光映画馆|糖酒会35年:洋溢着欢笑的“舌尖盛宴”
- 铁路网加速织密,助力四川跨入全国高铁“第一梯队”0全球速读
- “迎汤尤杯” 2022西部羽毛球文化节开幕4环球快看
- 天天视点!“快递”发送!在川央企护航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
- 四川警方破获特大假冒商标案:涉案5000多万,16人落网4天天速读
- 焦点要闻:计划投资100亿元!四川旅投集团与峨眉山市签约建设太阳谷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区
- 世界信息:2022年第四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开幕,20多部中外剧目轮番上演
- 天天短讯!泸州警方破获一起危害野生动物案件,夫妻开服装店掩护非法收购
- 当前视点!四川体育2022年好新闻评选活动开始
- 当前最新:四川省高素质退役军人村支书培育试点工作启动
- 环球新动态:四川省网络举报一体化机制建设培训班在宜宾基地举办
- C视频|空军节!军地携手开展国防教育 共同守护祖国万里长空
- 为乡村振兴再助力,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领衔为越西引来农业专家团
- 农民工朱祥洪的冠军之喜:感谢大赛让我有机会申报四川省技术能手
- 拼搏的时辰丨卯时:直击大型“翻车现场” 两小时卸煤超千吨0环球实时
- 省委宣讲团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宣讲2快播
- 好消息!国产化首件1000MW超超临界机组FB2转子研制成功4世界热文